./t20140221_324603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名刊精选  >  《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家庭医生》创刊于1983年,由中山大学主办,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健康科普类读物,始终以“科学普及、健康教育”为宗旨,从1986年至今,连续30年月发行量超过百万,在民众和行业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巨大的影响力。除主刊《家庭医生》外,我们还出版发行《家庭药师》《健康养生》、健康科普类丛书及漫画。

文章数
分享到:

赞扬孩子有技巧

2014-02-21 13:29:37

26157

教育界流行 “赏识教育”。很多专家认为,赞扬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催化剂”。那么,家长们如何赞扬孩子才是合理的方式呢?这中间也是有技巧的。我是一名在读博士,同时也是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与孩子共同成长。我总结了3点与各位家长分享。

赞扬孩子有禁忌

夸奖不当,效果往往是反面的。请大家避开如下几点:

◆“这次你终于没错!”明褒暗贬,触及过去的不足。

◆“你比同学都聪明。”比较让孩子无法正确认识自己。

◆“祝贺你进前十,下次要进前三!”苛求,给孩子制造压力。

◆“赢了就好。”只重结果,忽视过程,让孩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赞扬不要笼统要具体

常常听到家长说“宝宝,你真棒!”“宝宝,你真聪明!”诸如此类比较笼统的定性式的赞扬,殊不知这样的赞扬效果并不理想,久而久之让孩子陷入“棒、聪明”一类的空洞定义,造成孩子或骄傲或被完美绑架。

家长夸孩子应该具体到某件事情的赞扬,例如宝宝学会了帮妈妈倒开水,家长不妨说:“宝宝很体贴妈妈哦,会帮妈妈倒开水了。”宝宝听了这些具体的赞扬也会很开心,同时传递了一个信息——做体贴妈妈的宝宝。再例如,宝宝学会了自己穿衣服、穿鞋子等,笼统地说“好棒”显然比不上说“宝宝会自己给自己穿衣服了,能完成自己的事情了,真不错!”

每一次赞扬都将事情具体化,对孩子的激励性更强。

诱导性赞扬+鼓励性赞扬

当孩子在某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并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时,家长不妨冷静客观地对各种条件加以科学分析,如果确信孩子适于朝此方向发展,就循循善诱,使孩子在受到赞扬的同时明确自己的方向。或者家长间接赞扬孩子,有意无意将自己的诱导性赞扬透露给老师、同学、伙伴等等,让孩子身边的人将赞扬的信息传递给孩子,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表现出某种进步时,要及时发现并给予公开的赞扬,例如孩子学习基础差,但某个阶段因为努力或兴趣等各种因素取得了一些进步,哪怕只是很小的进步,也要抓住机会给予鼓励,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本内容为《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有限公司所有,凡以转载、转摘、复制、翻译等方式使用该作品者,须征得本司同意。

 


上一篇:美白牙齿,不靠柠檬汁
下一篇:养生在立春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