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科研资源科普化项目的通知
发表日期:2020-08-21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根据《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中国科协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馆外科研资源优势,加大科研资源科普转化力度,中国科技馆特设立八个项目,通过申报评审方式遴选确定承担单位。现将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及条件
(一)申报对象
符合政府购买服务相关规定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科技类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
(二)申报条件
申报单位须具备以下条件: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除外)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不接受非法人单位和个人申报。
2.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和制度,信用良好,无违法记录,且在相应领域具有权威影响力。
3.具有项目实施能力和基础,配备专门团队,能提供实施项目所必备的保障条件。
4.熟悉科普工作,在科技工作者中具有广泛号召力,与科普机构有广泛联系。
二、项目设置
(一)国内外科学节发展现状与重点案例研究(项目编号:kyxm-w-2020-01)
项目内容:深入调研国内外科技馆、博物馆科学节开展情况,梳理国内外科学节发展现状与主要经验;分析研究相关案例,研究分析国内外科学节、特别是科技馆、博物馆举办的科学节的相关案例,如内容设置、活动形式、运作机制、宣传推广以及效果评估和反馈;提出在科技馆举办相关科学节活动的实操性强、可落地的建议和方案,为中国科技馆开展相关活动提供借鉴。
研究成果:
1.文献研究报告1份。
2.案例分析报告1份(国内外科学节案例分析分别不少于2个)。
3.科技馆举办科学节策划和组织方案1份。
经费额度:10万元
项目周期:2020年10月—2021年1月
申报要求:申报单位具有相应的研究能力和基础;项目负责人需具有相关领域的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担负项目研究的实际组织和研究工作;组建能够胜任项目任务的团队,且团队成员应当具有相关领域的专业背景和研究基础。
(二)5G技术发展报告及前沿应用成果科普化资源案例研究(项目编号:kyxm-w-2020-02)
项目内容:结合行业发展,梳理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过程、5G技术原理与突破,调研5G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在各行业的应用场景及当前应用现状,并搜集分析5G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典型应用案例,调研整理5G技术行业应用案例的科普化实现方式建议,提出展项化设计的功能参数、人机接口、形式设计初步方案。
研究成果:
1.5G发展现状研究报告1份(包括对移动通信进展、5G技术原理和突破历程的概述,以及5G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行业应用的现状等)。
2. 适合科普化的展项资源清单1套(推荐分析5G行业应用典型案例,提出不少于5件的展项资源,每项资源包括展示目标、展项技术原理、展项交互形式、展项支持单位等资源信息)。
经费额度:20万元
项目周期:2020年10月—2021年1月
申报要求:申报单位具有相应的研究能力和基础;项目负责人应具有相关领域的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具有相应通信技术、5G行业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能力和实践经历,具有较强的支持团队。
(三)中国深海科学考察事业发展报告及科普展示研究(项目编号:kyxm-w-2020-03)
项目内容:梳理我国深海科学领域近20年的发展历程,调研深海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整理汇总深海领域的重要成就、重大事件、重点装备及重要科学人物,分析深海科学探索的前沿领域和发展方向;研究深海相关领域的科普现状,提出相关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展览展品的建议。
研究成果:
1.形成研究报告1份(深海科学考察相关的政策研究、学科研究、教育研究、展示研究、需求研究等,不少于3万字)。
2. 适合科技馆展示的科普化的展览资源1套(展览大纲建议稿,包括展览的设计目标、设计思路、设计原则、展览脉络、展示要点、环境风格设计和内容设计等;面积2000㎡,展品不少于30件)。
经费额度:20万元
项目周期:2020年10月—2021年1月
申报要求:申报单位具有相应的研究能力和基础;项目负责人应具有相关领域的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具有海洋科学、海洋调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能力和实践经历,具有较强的支持团队。
(四)无线电技术发展报告及科普展示研究(项目编号:kyxm-w-2020-04)
项目内容:梳理无线电技术发展历程,汇总整理无线电技术的重要理论、成果应用与科学人物,分析无线电技术前沿领域和发展方向;研究无线电领域科普现状,提出科普展示建议。
研究成果:
1.形成研究报告1份(无线电通讯相关的政策研究、学科研究、教育研究、展示研究、需求研究等,不少于3万字)。
2. 适合科技馆展示的科普化的展览资源1套(展览概念方案建议稿,包括展览的设计目标、设计思路、设计原则、展览脉络、展示要点等;面积1500㎡,重点展品不少于15件)。
经费额度:12万元
项目周期:2020年10月—2021年1月
申报要求:申报单位具有相应的研究能力和基础;项目负责人应具有相关领域的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具有信息通信、科普展示等方面的研究能力和实践经历,具有较强的支持团队。
(五)音乐之声主题展览文献研究与概念设计(项目编号:kyxm-w-2020-05)
项目内容:“音乐之声”主题展览是中国科技馆拟开发的短期专题巡回展览,面积2000m2。展览主要传播与音乐相关的声学、数学、心理学等相关科学知识,展示中西方在古代乐器以及在音律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展示传播音乐与记录音乐的发明创造,带领观众感受音乐之美与科学之美。本项目针对展览内容,研究和梳理中外乐器及乐律的发展史以及与音乐相关的声学、数学、心理学等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最新科研成果,并在文献研究和科技馆提供的展览大纲基础上,选取与音乐相关的科学原理、科学现象、科学实验、科学家故事、科技史等内容,进行可视化、交互性、艺术化的展示装置设计研究及展示空间设计研究。
研究成果:
1.文献研究报告1份(不少于2万字),用于指导展览的方案设计。
2.《展览概念设计书》1份,包括与各展区主题相关的展示装置的创意设计(不少于10件)以及整个展览的空间概念设计。其中展示装置设计书包括展示目的、展示内容、展示形式、设计效果图;空间设计书包括设计理念、平面布局图、观众流线图、空间效果图。
经费额度:20万元
项目周期:2020年10月—2021年1月
申报要求:申报单位具有相应的研究能力和基础;项目负责人具备较高的理论研究和创新设计的能力。组建能够胜任项目任务的团队,且团队成员应当具有相关领域的专业背景和研究基础。
(六)基于馆校结合理念的流动科普资源主题模块概念设计(项目编号:kyxm-w-2020-06)
项目内容:基于馆校结合理念,将中学(初中、高中)物理课程与流动科普资源内容有效衔接,落实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促进流动科普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紧密结合。
研究成果:
1.《馆校结合理念下物理学展示文献研究》(不少于3万字),包含物理学科发展研究、最新应用研究、中学物理课程内容研究、物理展览案例研究等内容,用于指导展览设计。
2.《流动科普资源馆校结合物理主题模块概念方案》,创意设计一个密切结合中学物理课程教学的流动科普展览方案,具有一定的主题性,围绕见物、见人、见精神的要求,分主题之间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具体展示内容科普转化可行性高,不少于30件展品创意。形成与展览相关的教育活动方案,避免与物理课堂实验重复,不少于5个。
经费额度:20万元
项目周期:2020年10月—2021年1月
申报要求:申报单位具有相应的研究能力和基础;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参与人员应熟悉国内中学物理课程内容与标准,熟悉物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历程、最新成果、重要技术等,并具备一定的物理教学器材或科技馆展览策划和展品设计能力。
(七)国家重大科技成果科普化的互联网传播研究及案例开发(项目编号:kyxm-w-2020-07)
项目内容:近年来,我国一系列科技项目都获得了重大突破,从航天领域到信息领域,从医疗事业到公共交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针对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重大科研技术本身进行科普化转化及解读,聚焦科学技术自身基础理论知识及场景应用,深入剖析其科学内涵、技术影响和历史地位。结合互联网科普展示手段及传播模式,对照义务教育学段的科学课课程标准,梳理上述科技成果相应的基础知识点,将其转化为公众感兴趣的、好理解、易传播的科普科教展现形式,丰富科普场馆科学教育数字化资源,激发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并对科技发展现状形成较为准确的认知。
研究成果:
1.《国家重大科技成果科普化互联网展现形式研究报告》,报告不少于2.5万字,至少梳理5项分类(建议分类:空天探测、生命科学、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物质结构、信息通信等),每个分类下不少于20个知识点,共不少于100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科普科教转化内容通俗易懂,清晰明确,无科学性错误,不少于200字。
2.案例开发设计方案。选取不少于10个知识点进行案例开发并形成可操作方案,方案主题明确、思路清晰、脉络严整,描述详实。每个案例开发形式不少于2种,开发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中小学科学课教案、线上富媒体AR作品、科普场馆类展项及科学实验方案。
经费额度:20万元
项目周期:2020年10月—2021年3月
申报要求:申报单位具有相应的研究能力和基础;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参与人员应熟悉国家重大科研成果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科普科教理论研究基础和经验,以及案例开发能力。
(八)百年科技史专题影像化研究(项目编号:kyxm-w-2020-08)
项目内容:梳理中华民族百年科技历程,搜集和整理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事件和人物,特别是影响深远的重大科技事件、推动科技发展的代表成果以及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立足纪实影像的传播规律,研究分析科技史相关内容影像化的典型案例,提出针对百年科技史选题的影像化的创作思路和方案,为中国科技馆创作科技史纪实影像提供理论支撑和学术依据。
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1份(包括百年以来中国科技发展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成果和人物)
2.科技史专题影像化案例分析报告1份(包括创作手记、文稿、图片、视频等)
3. 百年科技史纪实影像创作方案1份
经费额度:10万元
项目周期:2020年10月—2021年1月
申报要求:申报单位具有相应的研究能力和基础;项目负责人应具有相关领域的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广播电视相关的专业背景,具有纪实影像方面的研究基础和实践经历。
三、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申报。同一项目不得以不同名称重复申请。同一单位申报项目不得超过2个,一经受理不再调整。
(二)申报单位须认真填报《中国科技馆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以下简称“项目申请书”)(附件1),申报材料应客观真实,要素齐全,目标合理,结构清晰,形式规范,不得弄虚作假。不能在申报书内表述清楚的部分,可添加附页。有关经费填写参考《中国科技馆科研项目经费填报说明与使用须知》(附件2)。必须在项目申请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等手续齐全后,将项目申请书Word版和纸质文本同步报送。
(三)申报截止日期为2020年9月10日,项目申请书纸质文本一式七份邮寄至中国科技馆,以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同时,将项目申请书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邮件主题请注明申报单位+项目编号:kyxm-w-2020-xx)。
(四)各入选项目的承担单位与中国科技馆签订合同,经费由中国科技馆按双方签订的合同拨付。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苑楠
电 话:010-59041175
电子信箱:yuannan.0407@163.com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中国科技馆科研管理部。
邮政编码:100012
中国科技馆
2020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