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帕金森你也逃不掉
2015-10-21 14:40:08
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帕金森已成中老年人“第三杀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帕金森患者却又趋于年轻化的趋势,“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占据总人数的10%,帕金森正向青年人伸出魔爪。究其原因,和长期精神压力大,心情不好,焦虑不安密不可分。
统计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为1.7%,据此推算,目前国内帕金森病患者已经超过200万名。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病例,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帕金森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目前尚无根治帕金森病的方法,但通过采取内科药物、外科手术及其他辅助康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可以大大减缓帕金森症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知识分子患帕金森病的比例,要比其他人群略高,并呈增长态势。而年轻的知识分子更应多加注意。
何为“帕金森”?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
该病目前病因尚不清楚,目前研究显示其发病与年龄老化所致的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遗传、环境毒素接触等综合因素有关。工农业污染、室内装修污染、手机、电脑辐射等都可能是帕金森病潜在的致病原因,20%患者因环境污染或受化学毒素侵蚀“中招”。因此,控制帕金森病,最为重要的是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才能延缓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自我诊断,帕金森什么样?
“帕金森”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到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也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主诉,它们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甚至超过运动症状。
1静止性震颤
震颤往往是发病最早期的表现,通常从某一侧上肢远端开始,以拇指、食指及中指为主,表现为手指像在搓丸子或数钞票一样的运动,然后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和对侧肢体,晚期可波及下颌、唇、舌和头部。在发病早期,患者并不太在意震颤,往往是手指或肢体处于某一特殊体位的时候出现,当变换一下姿势时消失。以后发展为仅于肢体静止时出现,例如在看电视时或者和别人谈话时,肢体突然出现不自主的颤抖,变换位置或运动时颤抖减轻或停止,所以称为静止性震颤,这是帕金森病震颤的最主要的特征。震颤在病人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加剧,睡眠中可完全消失。
震颤的另一个特点是其节律性,震动的频率是每秒钟4~7次。这个特征也可以帮助人们区别其他的疾病,如因舞蹈病、小脑疾患、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引起的疾病。
2肌肉僵直
帕金森病患者的肢体和躯体通常都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很僵硬,病变的早期多自一侧肢体开始。初期感到某一肢运动不灵活,有僵硬感,并逐渐加重,运动迟缓,甚至做一些日常生活的动作都有困难。如果拿起患者的胳膊或腿,帮助他活动关节,会明显感到他的肢体僵硬,活动其关节很困难。
3运动迟缓
在早期,由于上臂肌肉和手指肌的强直,病人的上肢往往不能做精细的动作,如解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变得比以前缓慢许多,或者根本不能顺利完成。写字也逐渐变得困难,笔迹弯曲,越写越小,这在医学上称为“小写症”。
面部肌肉运动减少,病人很少眨眼睛,双眼转动也减少,表情呆板,好像戴了一副面具似的,医学上称为“面具脸”。
行走时起步困难,一旦开步,身体前倾,重心前移,步伐小而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步,即“慌张步态”;行进中,患侧上肢的协同摆动减少以至消失;转身困难,要用连续数个小碎步才能转身。
因口、舌、腭及咽部肌肉的运动障碍,病人不能自然咽下唾液,导致大量流涎。言语减少,语音也低沉、单调。严重时可导致进食饮水呛咳。病情晚期,病人坐下后不能自行站立,卧床后不能自行翻身,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4特殊姿势
尽管患者全身肌肉均可受累,肌张力增高,但静止时屈肌张力较伸肌高,故病人出现特殊姿势:头前倾、躯干略屈、上臂内收、肘关节弯曲、腕略伸、指掌关节弯曲而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对掌,髋及膝关节轻度弯曲。
此外,还可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如唾液和皮脂腺分泌增多,汗分泌增多或减少,大、小便排泄困难和直立性低血压。少数病人可合并痴呆或抑郁等精神症状。
“帕金森”的病因
其确切病因至今未明。专家表示:该病与年龄老化、遗传、环境毒素(工农业污染、室内装修污染、手机、电脑辐射可能致病)的接触等综合因素有关。20%患者因环境污染或受化学毒素侵蚀“中招”。患帕金森的青少年往往有帕金森家族遗传背景,“他们之所以会早发病,是因为基因突变,而不只是单纯缺乏多巴胺而导致脑组织逐渐被破坏。”一项流行病学调查证实,知识分子患帕金森病的比例的确比其他人群要高。
除了年龄老化、遗传因素外,脑外伤、吸烟、饮咖啡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或降低罹患PD的危险性。吸烟与PD的发生呈负相关,这在多项研究中均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咖啡因也具有类似的保护作用。严重的脑外伤则可能增加患PD的风险。
青年人亦难逃“帕金森”之手
一直以来,帕金森病只是老年人健康的杀手,而近来,年轻人患帕金森病逐渐的得到了社会的关注。青年人帕金森病对患者的危害极大,不仅是对患者身体上的,也给患者的心理蒙上了阴影。青年人得帕金森病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因:
1中毒
如一氧化碳中毒,在北方煤气中毒较多见。患者多有中毒的急性病史,以后逐渐出现弥漫性脑损害的征象,包括全身强直和轻度的震颤。
2感染
脑炎后可出现青年人帕金森病,如甲型脑炎,多在痊愈后有数年潜伏期,逐渐出现严重而持久的青年人帕金森病。其它脑炎,一般在急性期出现,但多数症状较轻、短暂。
药物:服用抗精神病的药物如酚噻嗪类和丁酰类药物能产生类似青年人帕金森病的症状,停药后可完全消失。
3脑动脉硬化
因脑动脉硬化导致脑干和基底节发生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影响到黑质多巴胺纹状体通路时可出现青年人帕金森病。但该类患者多伴有假性球麻痹、腱反射亢进、病理症阳性,常合并明显痴呆。
4焦虑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压力的增大,年轻人长期处于焦虑不安,心情欠佳的情境下,容易导致帕金森病。这也是帕金森病趋于年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青年人防治“帕金森”
帕金森病作为一种逐渐发展、累计全脑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目前仍没有根治帕金森病的方法,但通过采取内科药物、外科手术及其他辅助康复想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可以大大减缓症状,让患者能够独立生活,且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同时,在帕金森病治疗中应注意个体化的差异。由于病人本身的身体条件不同,病情从轻到重的发展时间也有很大不同,有的病人在三至五年内从轻微症状到生活不能自理,而有的病人的进展则可能比较慢。因此,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原则是及时发现,控制症状,延缓病程进展,保持好的状态。
帕金森的预防,可从饮食、运动、避免与化学品接触等方面入手,做好综合防控。在饮食上,要改掉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喜欢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多摄入一些粗纤维的食物和其它清淡通肠的食物,如西瓜、香蕉等。尽量避免接触有毒化学药品,如杀虫剂、除草剂、农药、锰、汞以及有毒气体等。工作中需要接触这些物质的人群,要做好相关的防护。要加强体育运动及脑力活动,选择变化较多、比较复杂的运动形式,比如多走走弯曲的石子路等。
另外,对于年轻人来说,由于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面对着来自环境、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因素是青年人逐步走向帕金森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这青年人的身心健康。在此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多多参加体育方面的锻炼,做好帕金森的预防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