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顺利点火发射,把“宏图二号”成功送上太空,4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举标志着我国规模最大的商业雷达遥感星座——“女娲星座”在轨卫星数量达到12颗,星座运行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女娲星座”作为商业航天领域的重要成果,是我国航天事业迈向商业化、产业化的一个缩影。在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商业航天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新动力。
时间:2025-05-12倘若三十年前讨论“北斗”,人们毫无疑问地知道那一定是大熊星座里七颗组成勺柄状的闪耀之星。倘若今天讨论“北斗”,人们会问,是那个北斗导航还是北斗七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被大众所熟知,因为此时此刻,它正服务于你手上的手机、乘坐的汽车、飞行的客机、海上的渔船、路边的电力线、灾害的监测等。你若问我北斗何以如此强大,那我只能用北斗科学知识来回答你。
时间:2025-05-122024年11月我国新一代地基红外天文望远镜在青海冷湖建成,并发布了首批观测图像,其中就包括了遥远的类星体。类星体是什么,为什么要用红外望远镜观测,而红外望远镜又有什么特点呢?
时间:2025-05-12当神舟飞船在浩瀚宇宙中翩翩起舞,嫦娥探月工程一次次刷新纪录时,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航天技术,早已悄无声息地“潜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日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时间:2025-05-12“中国天眼”是一架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缩写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是她的昵称,因为她能够从地球上一直“看”到宇宙深处,甚至探测到宇宙形成初期的微弱信息。
时间:2025-05-12在宇宙中,太阳宛如一颗闪耀着光芒的璀璨明珠,它慷慨地将光和热洒向地球,成为地球上万物生长之源,更是生命赖以繁衍生息的坚实基础。然而,看似平和的太阳,其实也有自己的“小脾气”。它的一举一动,都在行星际空间中掀起的波澜,对地球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航天领域,太阳活动的“威力”不容小觑。
时间:2025-05-12在航天任务中,测控通信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如同一条高效、稳定的信息传输“天路”,将天地之间紧密连接起来。地面测控站编织出的信息传输链路,与架设在太空中的中继卫星组网运行,为航天器与地面之间架起一座座沟通的桥梁。
时间:2025-04-14生成式人工智能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可能。通过深入了解AI的运行逻辑和应用程式,客观分析航天事业面临的挑战,积极探索AI与航天的融合路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AI技术的助力下,航天事业将在探索宇宙的征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人类揭开更多宇宙的奥秘,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时间:2025-04-14从清理太空垃圾到助力深空探索,这一技术的跨领域应用展现了航天工程中“一材多用”的设计智慧。未来,离轨帆衍生的轻量化薄膜技术或将在更多航天任务中发挥作用,推动可持续太空探索的实践。
时间:2025-04-14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一颗闪耀着中国智慧光芒的“明星”正以稳健的步伐书写着人类探索太空的新篇章,它就是“天宫”空间站。自2022年底全面建成以来,“天宫”已经在太空中度过了两年的辉煌历程,期间它像一名“六边形战士”,在航天员驻留、任务执行和科学实验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时间:2025-03-24在深邃的太空环境中,中国科学家们正在开展着一系列令人惊叹的微重力条件下的物理实验。这些实验涵盖了流体物理、燃烧物理、基础物理等多个领域,就像一场场奇妙的科学冒险,不断为我们揭示着宇宙中的秘密。
时间:2025-03-24在遥远的太空,有一个属于我们中国的神奇实验室——天宫空间站。2022年7月24日,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并与天宫空间站对接,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构造精密的科学实验柜,其中有两个与生命科学紧密相关的实验柜,那就是生命生态实验柜和生物技术实验柜。
时间:2025-03-24随着人类对太空探索的热情不断高涨,月球无线网络建设成为关键一环。本文将探讨月球无线网络的必要性、挑战及未来展望,开启月球通信新时代。
时间:2024-11-26前不久的天宫课堂吸引了大众广泛关注,作为中国科技馆的科普人,榕哥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分享,办一次太空授课究竟有多难?这么难究竟值不值?
时间:2021-12-20《关于空间站的千奇百问》系列动画围绕空间站科学知识展开,原创数字人偶形象“科科”以设问和解答的方式呈现空间站中神奇的科学现象和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本期主题“我们是怎么和空间站宇航员对话的?”。
时间:2021-12-24中继卫星通信系统通过在距离地球36000千米的高度放置通信卫星,这个轨道高度处卫星围绕地球一圈时间与地球自转一圈时间恰好一样,因而相对我们静止。这样的话就相当于在太空中拥有一座一座“传话的烽火台”,这些烽火台之间也可以彼此通信,只需三颗就可以实现对地球所有点全覆盖。
时间:2021-12-09为了时隔八年的再次太空授课,实现天地互联互通、即时通话,通信测控系统在天地之间打造了一条高效、稳定的通信传输“天路”,满足超长待机需求。
时间:202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