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nuclear fusion),又称核融合、融合反应、聚变反应或热核反应。核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让核外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让两个原子核能够互相吸引而碰撞到一起,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如氦),中子虽然质量比较大,但是由于中子不带电,因此也能够在这个碰撞过程中逃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释放出来,大量电子和中子的释放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巨大的能量释放。这是一种核反应的形式。原子核中蕴藏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变化(从一种原子核变化为另外一种原子核)往往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核聚变是核裂变相反的核反应形式。科学家正在努力研究可控核聚变,核聚变可能成为未来的能量来源。
中国核聚变能源的研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2007年,中国以平等成员身份加入ITER计划。ITER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之一,由中国、欧盟、俄罗斯、美国、印度、日本、韩国七方三十多个国家在法国共同建造并开展实验研究。ITER是世界上最大的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卡马克,俗称“小太阳”。展品以核聚变反应堆模型为载体,通过多媒体展示核聚变反应堆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等,以及我国在核聚变领域的技术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