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展示了核能、太阳能、风能等不同能源在经济、环境等方面各自的优缺点,展示了常见的能源传言,通过科学的解释向观众澄清这些关于能源使用的疑问和谣言,经过科学的引导和知识的普及,引发观众的深刻思考,可以充分了解更多能源的科学认识,并认识到谣言止于智者。
(1)核废料可以随处掩埋?
核废料不可以随处掩埋!
核废料具有放射性、射线危害和热能释放的特征,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巨大的、长久的危害,所以绝对不能随处掩埋。
核废料主要分高放射性、中放射性、低放射性三类,各种核废料处置方法是不一样的。对高放射核废料的处理,国际上通常采用海洋和陆地两种方法,一般是先经过冷却、干式储存,然后再将装有核废料的金属罐投入选定海域4000米以下的海底,或深埋于建在地下厚厚岩石层里的核废料处理库中。中低放射性核废料危害较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在地面开挖深约10-20米的壕沟,然后建好各种防辐射工程屏障,将密封好的核废料罐放入其中并掩埋,一段时间后,这些废料中的放射性物质就会衰变成对人体无害的物质。
(2)核电厂会像原子弹一样爆炸?
核电厂不会像原子弹一样爆炸!
原子弹的爆炸和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是两个概念。原子弹的爆炸有着严苛的要求,必须以一套精密、复杂的系统先引爆高能烈性炸药,再引发核爆炸。并且对于燃料有非常高的要求,需要铀235的富集度达到90%以上。而核电站铀的富集度只有3%-4%左右,主要是采用其热效应来推动发电机发电。两者富集度相差很多,不具备核爆炸的条件,不可能像原子弹那样发生爆炸。并且核反应堆具有类似“不倒翁”的特性,其设计有固有的安全性,当反应堆处在外界破坏其平衡、核能释放过快的状态时,它能够不靠外界干预自然终止裂变反应,回到原来的状态,自动停堆。
(3)生产光伏电池所消耗的能源多于其寿命期内产生的能源?
事实绝非如此。尽管生产电池板的能源成本很高,但大多数太阳能电池在短短两年内就能回收投资于其制造业的初始能源。标准的太阳能电池板寿命为30年,这些电池板产生的能源远远超过制造它们所需的能量。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硅太阳能电池的能源投资回收期不到两年,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能源投资回收期更是不到一年!这一时期之后,在太阳能电池余下的寿命期限内,能源(和二氧化碳)就会节省并积累起来。因而太阳能电池是极为环保的。
(4)风力发电是引起中东部大面积雾霾的原因之一?
雾霾主要由空气污染导致,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目前没有任何科学研究显示风电场与雾霾的形成有因果关系。风碰到障碍物绕流是可以恢复的,局部风力发电或局部防护林不会对距离较远的下游风力造成影响,雾霾形成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地面污染物碰上大气静稳条件。风力发电是可再生、无污染、能量大、前景广的能源,风力发电不会造成雾霾。
(5)垃圾焚烧发电会严重影响周边人民的正常生活?
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一天可以“吃掉”上千吨生活垃圾。垃圾处理的原则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垃圾焚烧发电因大大减少填埋而能够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也减少了填埋对地下水和填埋场周边环境的大气污染,将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降至最低。垃圾焚烧发电还是破解垃圾围城,实现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手段。中国是世界上的垃圾资源大国。如果中国能将垃圾充分有效地用于发电,每年将节省煤炭5-6千万吨,其“资源效益”极为可观。
(6)核电厂周边有核辐射,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日常我们的身体时刻都在接受着来自环境的天然辐射,包括宇宙射线、空气、水、岩石、土壤、食品、房屋建筑等,都存在一定量的辐射,甚至人体内就含有一些放射性核素。全世界平均来看,每人受到的天然辐射剂量大概为2.4毫希弗(“希弗”是辐射剂量单位)。此外,人们还会受到一定量的人工辐射,其中大部分来自医疗辐射。比如我们去医院拍摄一次X光片大概会受到0.02毫希弗,每天吸一包香烟一年将会受到约1毫希弗。总的算下来,人体每年接收的辐射剂量大概有3-4毫希弗。而在核电厂周边生活一年仅会受到约0.01毫希弗,比正常受到的辐射剂量小得多,基本可以忽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