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修筑自古以来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为让道路经久耐用,除使地面平整易于通过外,还需要集成排水、防滑、养护等多个方面的技术。古代各文明根据所处环境等因素,在取材和修筑工艺方面各有特点。
古代中国道路修筑
秦驰道与秦直道。秦统一后开始修建通向全国各地的大道。现存最完整的秦驰道是从关中地区到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的秦直道,被誉为中国高速公路之祖。
秦直道修筑方法:秦直道主要采用“堑山堙谷”的修筑方法,即铲削山体的一侧以开辟道路,同时在路面上回填活土以平整路面。
元代驿道大多继承了前代驿道,农耕地区多为夯土路基,以鹅卵石或砖石铺砌路面。对于山路,除在转弯处加宽外,还有石槛、石穴、护墙、栏杆等设施,起到防滑、缓冲等保护作用。在游牧地区,驿道的铺设则较为简单,多有驿道表面为砂砾或浅滩的记载。
元代筑路技术:宋元时代平原地区的驿道通常是以沙土、砾石、炉渣等为最下方的垫层,夯土、石灰土或泥拌碎石为路基层,最上的面层铺砌石板、碎石、卵石或砖石(厚约10厘米)。山地多在岩层上凿出路基,铺砌青石等为路面。各地所用材料、路层厚度不一,现在难以找到确切的发掘数据。
古代西方道路修筑
罗马城镇之间有目的铺设的道路,是伟大帝国连通内外之雄心的体现。很多罗马古道直到中世纪仍延续使用了数百年,一些古道甚至使用到20世纪,成为了古典时代建筑的活化石。
1222年,成吉思汗听从粟特商人的建议,重启了东西方之间的丝绸之路贸易,而法国国王菲利普二世也在欧洲修复了罗马道路。
古罗马驿道剖面图(参考Hill书p.154插图或编辑修改)
古罗马驿道剖面图(参考Hill书p.154插图或编辑修改)
相关内容:
https://www.cdstm.cn/gallery/media/qkdr/1111/201907/t20190730_9205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