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力”看得见
分享到:
展品信息
展品简介

  展品通过脑波采集器展示认识脑的工作机制,帮助观众建立爱护脑、科学训练思维的意识。展品由展台、脑波检测和显示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
  脑波
  人脑中有许多的神经细胞在活动着,而成电器性的变动,呈现在科学仪器上,看起来脑电图就像波动一样,动我们称之为脑波。
十九世纪末,德国的生理学家汉斯•柏格看到电鳗发出电,认为人类身上必然有相同的现象,而发现了人脑中电气性的振动。后来,藉由图表来补捉脑波,才得知振动的存在。由于这和人类的意识活动有某种程度的对应,因而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兴趣。由于电子工业的进步,脑波的周波数也得以用仪器测定。
 
  人脑是凭借不同频率的脑波来传递信息的,就像广播、电视台的指挥中心利用电波发送信息一样。对于人脑而言,当进行各种思维活动时,它就会发出微量的电波。人脑的四种脑波——α、β、θ、δ,可以通过脑波检测器来测量。
  (1)α脑波,是当人们放松身心、沉思时的脑波。它以每秒钟8~12周波的频率运行着。当人们在做“白日梦”或遐思时,脑波就会呈现这种模式。这种模式下的人应该是处于放松式的清醒状态中,可以最有效地将信息存入长期的记忆中。每当α(事实上,θ也是)脑波最强势时,负责逻辑思考的左脑就会放松警觉性(左脑通常是潜意识思想的过滤和把关者)。这时,心灵更深层次的直觉、情感和创新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2)β脑波,是一种有意识的脑波,它以每秒钟12~25周波的频率运行着。当人们处于清醒、专心、保持警觉的状态,或者是在思考、分析、说话和积极行动时,头脑就会发出这种脑波。
  (3)θ脑波,是人们沉于幻想或刚入眠时发出的脑波。它以每秒钟4~8周波的频率运行着。这正好属于“半梦半醒”的朦胧时段,在这种状态下,人的大脑正在处理白天接收的资讯,而许多的灵感可能就在这个时候突现。
  (4)δ脑波,是人们沉睡无梦时发出的脑波。它以每秒钟0.3~4周波的频率运行。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发明了崭新的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在不造成任何创伤的情况下,对人脑的不同区域的功能进行研究,大大加深了人们对人脑功能分区问题的认识。这些研究表明,大脑的不同区域虽然分工不同,但在实施某些功能时,它们也能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

展品视频
展品漫画
数字看展品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