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展品信息
中国科学技术馆;华夏之光;航海交通区
华夏之光
展品简介

  中国的风帆出现在战国时期,到了汉代则获得广泛应用。采用纵帆是中国多数木帆船的特点。帆船航行时,应该将帆升起并根据风向使之和船体的艏艉线成一定的夹角。风吹在帆上,帆受力后将分解成两个方向的分力,一个分力是推动船向前的力,另一个是使船横向移动的力。船受到向前的力后就可向前移动,而横向的力将使船偏离航向,因此需要通过舵使船回到正常的航向上。实际操作帆船时,应该合理调节帆的角度,尽量使船前进的力大而横向偏移的力小。有时风向不利于船朝某个方向航行(如逆风),此时可以合理操作船帆,使船按“之”字形的航线航行,也能够实现逆风航行。帆船最怕的是没有风,而不是逆风。

  在海上,帆船遭遇大风浪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将帆降下,对航行安全非常重要,中国古代的帆升降很容易,在甲板上,水手用卷扬机和升降索可以完成降帆的任务,而不必爬上桅杆绳索来实现降帆。

展品视频
展品漫画
数字看展品
相关展品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