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趣味物理实验——纸人共振
分享到:
展品信息
中国科学技术馆;华夏之光;物理数学区
华夏之光
展品简介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一段记录:“欲知其应者,先调其弦,先调其弦令声和,乃剪纸人加弦上,鼓其应弦,则纸人跃,它弦即不动。”。其意为:要想知道某一根弦的应弦,可以先把各条弦的音(依五音声阶)调准,然后剪纸人放在这根弦上。这样一弹它的应弦,纸人就会跳动,弹其他弦,纸人则不动。这就是著名的“纸人共振”实验。所谓共振,是指一个物体振动的时候,另一个物体也随着振动的现象。发生共振的两个物体,它们的固有频率一定相同或成简单的整数比。

展品视频
展品漫画
数字看展品
相关展品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