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趣味物理实验——固体传声
分享到:
展品信息
中国科学技术馆;华夏之光;物理数学区
华夏之光
展品简介

清代徐珂著《清稗类钞》记载:“截竹筒两枚,空其两端,各以一面用皮纸冒之,胶封甚固。两筒纸面相向。取长数丈细线穿过之,使两人各执一筒,一人属口于此筒之空面,一人属耳于彼筒之空面,相去数丈,属口者随意言语,属耳者听之了了,他人不闻也。”这是一个证明固体也能传声的实验。当有人对着细线一端的竹筒(发话筒)讲话时,空气发生振动,它推动皮纸与细线振动。此时,细线另一端的皮纸也跟着振动,这样皮纸又带动竹筒(受话筒)内空气振动,把声音传给受话的一方。这里,话筒起着共鸣箱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战争中,为了判断敌方是否通过挖掘地道向城内发起进攻,便会采取这种方法来侦查。

展品视频
展品漫画
数字看展品
相关展品
©2011-2022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