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周率的计算
分享到:
展品信息
中国科学技术馆;华夏之光;物理数学区
华夏之光
展品简介

魏晋间刘徽(约公元3世纪)创立“割圆术”证明了圆面积公式,并形成了计算圆周率的一般方法。刘徽是通过圆的边数成倍增加的内接正多边形来逼近圆,以获得圆周率的精确近似值的。
设S圆为圆面积,Sn表示圆内接正n边形面积,S2n表示圆内接正2n边形面积。则S2n<S圆<S2n+(S2n-Sn)。
刘徽从正六边形开始,计算到正一百九十二边形,求出圆周率的近似值157/50,即3.14,并利用特殊的方法求出更精确的圆周率3927/1250,即3.1416。
南北朝祖冲之(公元429—500年)在刘徽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得到两个圆周率:约率22/7和密率355/113,他确定3.1415926<π<3.1415927,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计算结果,之后九百多年均没有被超越。

展品视频
展品漫画
数字看展品
相关展品
©2011-2021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