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风花雪月,那不是我的“狗生”

图文:中国数字科技馆 | 2017-07-13

导语:作为一名“资深怕狗人士”,我从未想过自己能与狗产生某种情感的联结,但事实证明,它们用我无法理解的语言和最直接的行为方式,直击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一次次交织着感动与敬佩的泪目,就是最好的证明。本期《微专栏》,我们不谈人生,只向那些 “无言英雄”致敬。

萌宠当道,它们却逆流前行

  在“萌即正义”的当下,宠物们凭借着自己天生的无限“萌力”迅速占据了社交媒体的一席之地,“吸猫”“吸狗”也逐渐成为都市人寻求心理慰藉的一种方式。而在地球上的某些角落里,也存在着一群狗狗,却过着和宠物狗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比如:搜救犬。它们几乎出现在每一次灾害的救援现场,近日发生的四川茂县山体垮塌灾害再一次为它们正名:

搜救犬叮当,在救援现场飞渡急流。湍流巨浪前,它显得是那么渺小却又无比高大。搜救过程中,叮当和它的伙伴们一起用爪子刨挖,三天下来,爪子已经磨光,只留下一路的斑斑血迹。

搜救犬西岭11岁高龄相当于人类77),已退伍两年。曾参加过汶川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灾难搜救,因经验丰富,工作能力极强,这次从养老院重返“战场参加茂县山体垮塌灾害的救援工作,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

搜救犬小虎,搜救队员徒步跋涉1小时赶到现场投入搜救,因现场情况复杂,搜救强度大,连续工作10小时后,小虎累瘫了。

叮当、西岭、小虎,并不是个例,它们只是众多搜救犬的一个缩影。生而为犬,本没有所谓的盔甲战袍,却因在救援现场的出色表现而成为人们心中的“超级战士”。而它们出众的搜救能力并不是依靠所谓的“狗的天分”,主要还是归功于它们平日里坚持不懈的刻苦训练和在一次次搜救任务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实战经验。而所谓的“天分”,更多指的是它们的品种,搜救工作对犬的服从性、注意力、耐久性、嗅觉灵敏度、体力、智力、与人相处的融洽度等指标都有严格的要求,这样严苛的入围指标,似乎已经将许多犬种拒之门外了。但其实,反过来看,只要狗狗能够符合以上指标,不管是什么品种都是可以入选搜救犬的,而且经过系统专业的训练后,一样能够成为优秀的搜救战士。

    搜救犬中比较常见的品种多为中型犬,如德国牧羊犬、拉布拉多犬、金毛猎犬,史宾格猎犬等。此外,也有不少混血品种,搜救表现可毫不逊色呢!其中,那些性格开朗、活泼,对物品的衔取欲望非常强烈的犬,更能够获得青睐,因为狗狗的“占有欲”也是达到训练效果的关键因素。

训练有素,方可百战不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为保证在实际救援中能够有效执行任务,平时大量的专业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如果想取得好的训练效果,就要从娃娃抓起,在狗狗8-10周的时候,就开始进行训练。训练全方位展开,渐进式进行,训练内容由浅入深,由易转难。搜救犬首先要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也是最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确保对人没有攻击性。因此在狗狗4~8个月时,每天要保证一定时间的社会化训练,即在清静环境中和较复杂环境中穿插训练。期间,训导员要和狗狗进行互动,陪狗狗做简单的游戏,弱化狗狗的防御攻击天性,让狗狗尽早地与人类友好相处,为日后搜救科目的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等它们长大一些,训练就会加大难度,进行专门的气味搜寻训练,练习区分人与其他事物的气味。而对搜救犬来说,最难的科目应该是废墟搜救,因为它们需要在废墟里面,靠鼻子来寻找人的气味,从而把人定位在废墟上的某个位置,因此对搜救犬的训练要特别注重辨别气味和血迹。

 

训练一只成形的搜救犬,大约需要1-3年的时间,总体来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游戏培养,建立训导员与搜救犬的亲密关系。游戏培养,通俗来讲就是用狗狗喜欢的玩具/食物作为“诱饵”,以此引导狗狗找东西,并逐步将这些“诱饵”带入到训练任务中,使搜救犬逐渐将其对“诱饵”的兴趣转化为对人体气味的敏感,培养搜救犬早期的人体气味的初始化识别能力,为日后的现场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过程大约需要36个月。

第二阶段:模拟现场训练阶段,通过让搜救犬跨越障碍、钻火圈、听爆炸声等,提高搜救犬的胆量,提升它们反应的敏捷度,体能和现场适应能力。

第三阶段:真实现场训练阶段,通过现场实战演练,使搜救犬熟悉真实场景的环境,消除搜救犬对大火和其他事故现场的恐惧,提升实战能力。

所有训练内容的终极目标就是使搜救犬能够在各种复杂的火灾和事故现场,用最短的时间找到幸存者。

搜救犬的工龄一般为8-10年,一些能力特别出众的搜救犬可能会在岗位上工作得更久一点。而对于搜救犬来说,从出生到死亡,几乎把自己的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了搜救事业。

北京朝阳消防支队搜救犬队的小黑,今年14岁,相当于人类90多岁的高龄。曾参加过汶川地震等数十次救援行动,2013年光荣“退役”,成为了基地中唯一一只自由活动,不受限制的搜救犬。但因年事已高,目前进食、行动都有困难。

不被淘汰的“设备”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传统技术都被逐渐淘汰,前沿科技与新兴技术手段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中,而无论技术如何更新迭代,搜救犬在救援搜救工作中的地位始终不可撼动,被认为是搜救效果最好的“设备”。它们为什么没有被淘汰呢?这就要从搜救的原理说起了:通常来说,所有的人都会持续地释放有气味的化学物质颗粒,人身上脱落的皮屑也会带有人的独特气味,即使已经死亡,他们的尸体也会释放出腐败的味道。而搜救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救援现场人们肉眼看不到的地方找到幸存的人,这就要求它们对“人的气味”具备极其敏锐的觉察力。犬类本身就有着强大的感知系统,它们的听觉是人类的十几倍、 嗅觉更是超过了人类的一百万倍,而搜救犬平时所接受的针对性训练,使得它们只对活人气味和死者血迹敏感,从而能够分辨出人所在的位置,并且根据气味的浓淡,引导训导员接近气味浓烈的地方。而这,是生命探测仪无法做到的,因为生命探测仪目前的探测目标是生命,也就是所有有生命迹象的事物,比如一只猫、一只狗,都会使仪器做出反应。而人工搜索只能定位幸存者的大概位置,精准定位困难较大,无法快速找到幸存者。更重要的是,无论是音频探测器还是雷达探测器,都对外界环境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周围环境越安静,它们的探测精度就越高,但很显然,真实的灾害现场是无法满足这一需求的。

雷达生命探测仪

音频生命探测仪

搜救犬敏锐的嗅觉,优异的体能、耐力以及各方面的身体素质都使它们在灾难现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据统计显示,在5.12汶川大地震抢险救援中,有70%的幸存者都是由搜救犬发现的,搜救成功率比任何仪器都要高。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参考文献:

       [1]朱勇. 在废墟中灾害搜救犬的训练及使用方法[J]. 中国工作犬业,2016,(10):32-35.

       [2]王立江. 浅谈消防搜救犬在灾害事故中的作用[J]. 法制博览,2017,(12):289.

 

    相关链接:https://www.cdstm.cn/videos/Tops/v600/201702/t20170228_476852.html(榕哥烙科第124期:你鼻子里有坑你知道吗?)

 收藏:0
分享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