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与常年同期相比出现大范围偏冷,并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一般来说,这个温度差是0.5摄氏度,持续的时间是6个月以上。从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情况看,从今年8月份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出现大面积偏冷,海温关键区的监测指数是-0.6℃,已经超过了业务监测标准。9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在持续变冷,从业务监测标准来看,赤道中、东太平洋已经进入了拉尼娜状态。注意,目前只是拉尼娜状态,不过初期“她”的走势很强,国家气象部门预计这种状态到今年冬季会达到峰值,预计会在今年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但是别着急,自从进了11月份,主要海温监测区域的指数出现了回升,海水的温度相较在上升,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会缓慢消失,当然,目前距离-0.5摄氏度的标准还有较大距离,而且这也可能只是短暂性的波动,目前拉尼娜现象的发展还是在持续中。但是,一切还未有定论,最终会怎样还需要继续观察。
那如果拉尼娜真的来了,真会很冷吗?
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洋表面风的影响。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的表层海水在信风的作用下自东向西流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表面被太阳晒热的大量暖水被东南信风吹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这样一来西部就比东部的海平面要高,海温也高。而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暖水被带走后,海表面下的冷海水便会上翻,强行补位,这样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就会比西太平洋要低些。
而当东南信风加强时,就会有更多的海洋表层水被从东带到西,上面所说的这种循环就会加剧,赤道东太平洋深层的冷海水就会更多更猛烈地上翻,从而导致海表面温度异常偏低。说到这您就会感到熟悉了,这和前文所说的拉尼娜状态很像嘛!这种状态会使赤道太平洋东部的气流下沉,加剧西部气流的上升,进而使得信风吹得更猛,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的冷海水上翻和蔓延,接下来,拉尼娜现象就真的登场了。
至此我们了解到,当海温出现变化时,会给大气环流造成很大的影响,气候也会发生变化。从全球范围来看,会出现更多也更具破坏力的异常天气,如干旱、暴雨、洪涝等,具体到某个地区会有所不同。对于我国来说,多数拉尼娜事件盛期的冬季,冷空气活动会比常年更加频繁,中东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会较大,东南沿海台风的活动可能会更加频繁,但也不是每个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国平均气温都偏低,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素也更加复杂。
并且拉尼娜不是独行侠,“她”又被称作反厄尔尼诺现象,一般会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出现,两者循环一次为2到7年,平均周期是4年,也可以说,拉尼娜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矫正过度的现象。有研究指出,在气候变暖的趋势下,极端厄尔尼诺事件几率的增加将引起更多的极端拉尼娜事件。极端厄尔尼诺与极端拉尼娜之间的隔年切换也将更加频繁。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而拉尼娜带来的降温信号难以阻挡全球的整体变暖。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说,“即使拉尼娜现象确实发生了,其降温信号也不足以抵消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暖影响。2020年仍将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年份之一,从极端热浪、野火到严重的洪水和海洋热浪,众多极端天气都会出现。”
所以说,即使拉尼娜真的来了,也不一定会出现60年一遇的极寒冬天,但是,“她”所带来的气象灾害和极端事件的确需要人们加强重视和防范。同时也告诫人们,低碳生活,保护环境依然任重道远,需践行!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