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30609_320028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专题  >  媒体视点  >  媒体达人  >  嘉翊

嘉翊

开博时间:2016-11-21 20:42:00

《家庭医生》编辑

文章数
分享到:

周有光现象

2013-06-09 16:31:41

言及长寿,常有“世外高人”情结,隐遁深山,与世隔绝。古人如此,今人亦然。那些长寿村、长寿乡,在城市人看来,空气新鲜,远离尘嚣,近乎桃花源,承载了太多遐想。

108岁的周有光先生,似与传说中的“世外高人”不同。一生大半时光在城市度过,看惯车水马龙,今天也跟所有北京人一样,经历PM2.5

周有光,被称作“汉语拼音之父”,上过小学的人都受益于他的贡献。前半生的身份是经济学家,50岁后的身份是语言学家,100岁后的身份是畅销书作家。

2005年,100岁的周老,出版《百岁新解》。他说,希望这不是最后一本。此后至今,他又出版了十几本书,不仅追忆往事,还有对当世的洞察和睿见,特别是那篇《全球化与大同理想》,站在思想界的最前沿。

被问及长寿秘诀,周老说:“上帝太忙,把我忘了。”一句长寿流行语,由此诞生。幽默背后,是平常心。

太多人好奇周老的长寿食谱。他说:多吃素食,少吃荤食,不吃补品。周老的最爱是,鸡蛋、青菜、牛奶、豆腐,外加红茶。说起来,平淡无奇。

一个“寿”字,到底有多少种写法?几年前有人集纳了15225种,成就了新版的“万寿图”。然而,真实的“寿”字,远不止这些,每位长寿老人的故事都是一种鲜活的写法。

今人眼中,周老是“那一代人”,生于清末,前半生随民族动荡时局而飘摇;“文革”时,年过六旬,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房子被霸占,后被下放到宁夏“五七干校”劳动。没想到,他带去各种语言版本的《毛泽东语录》,劳动之余,开始比较文字研究。

人生无定式。在大时局中,都是小人物。最初难免以为“我选择世界”,事后方知是“被世界选择”。然而,这构不成哀叹和悲观的理由。因为从来如此,代代至今。

说起当代的“世内高人”,当然不止周老一位,102岁的杨绛先生也在其中。

当年,杨绛先生以译著《堂吉诃德》闻名。92岁时,她写了一本书《我们仨》,追忆至亲。书成前,女儿钱媛、丈夫钱锺书先生相继离世。此书一版再版,打动无数人心。一句“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令人泪涌。

如此接连的人生打击,谁人又能扛得住呢?更何况还是一位年过九旬、孑然一身的老人。回忆过往,杨先生说:“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而在四年后新作《写在人生边上》,我们又读到了杨先生面对生命的达观。

现代人喜谈养生,养生贵在养心。养什么心?平常心。何谓平常心?凡事顺其自然,处事泰然,得意淡然,失意坦然,艰难必然,历经磨难悟然。而达观,用大白话说,就是看开点。

当然,这一切说到容易,做到难。环境与心境,如何调适?或许可以从1600多年前那位诗人的醒句中有所启悟——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上一篇:珠峰前的行者
下一篇:过度医疗有解还是无解
©2011-2020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