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的自白
我们是人类的第一副牙齿,一般在小主人6个月左右时开始萌出,2岁半左右全部萌出,共有20个兄弟姐妹。
大约从小主人6岁起,我们开始陆续自然脱落,12岁左右全部脱落,之后的使命由继承者——恒牙代替我们完成。
算起来,我们要陪伴小主人6~10年时光呢!
第一次看到我们时,小主人的家长都比较欣喜,有些还会拍照发朋友圈mark一下。
但是,他们很多时候却不懂得好好呵护我们,导致我们很容易发生龋坏。面对生病的我们,他们经常不管不顾,理由是“反正早晚都要换牙”。这句话我们每听一次,就伤一次心。
其实这种观念大错特错!我们虽然只是人类生命里的“过客”,但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生病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我们就会上演“乳牙复仇记”。
想对我们了解更多吗?想知道我们是怎么复仇的吗?快往下看吧!
乳牙为何容易龋坏?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相当于10个小孩里,就有7个有蛀牙!
乳牙这么容易龋坏,原因可分为先天因素、后天因素。
乳牙本身钙化程度较低,抗酸性弱,容易被腐蚀;乳牙牙颈部明显缩窄,造成相邻牙齿间隙更容易有食物嵌塞。此为“先天不足”。
家长给小宝宝喂奶后(尤其是夜间喂奶),没有及时清洁口腔;孩子睡眠时间明显比大人长,唾液分泌少;孩子普遍爱吃甜食、零食,往往不能坚持正确刷牙。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口腔内的细菌繁殖产酸,腐蚀牙齿,发生龋坏。此为“后天失养”。
乳牙龋坏,不管不顾真不行!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早晚要换牙,乳牙坏了,扛到恒牙萌出就可以了。殊不知,龋坏的乳牙正在悄无声息地波及着恒牙:
①不断发展的炎症会影响恒牙牙胚,造成恒牙牙釉质发育不良,甚至“脱矿”,出现斑点和条纹,更容易患龋。
②乳牙牙体崩解、缺损或过早缺失,很可能导致恒牙萌出空间不足,只能错位萌出或埋伏阻生,进而带来牙列拥挤或畸形,孩子长大后很可能需要牙齿矫正。
除了影响恒牙,乳牙龋坏还有这些后遗症:
①影响颜值:若乳牙龋坏伴有疼痛,孩子就会避免用患侧咬东西,长此以往,会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出现“大小脸”。
②影响发育:牙好胃口就好,乳牙龋坏和疼痛会妨碍孩子进食,影响营养吸收,不利于身体发育。
③影响发音:前牙有辅助发音的作用,一旦缺损,“d”“t”“s”“f”等音均会发不准,说话“漏风”,会打击孩子牙牙学语的积极性。
④其它口腔问题:乳牙龋坏还会带来口臭、口腔溃疡等问题,比较严重的龋坏还需要做根管治疗;如果发展成根尖周病,还可能诱发全身疾病。
⑤影响心理:乳牙变黄、变黑,或者缺损(尤其是门牙),容易让孩子受到嘲笑,不敢张嘴大笑,产生自卑心理。可能有人就听过这首戏谑小孩没有门牙的童谣:豁豁牙,露露齿;我吃饭,你吃屎。
防止乳牙龋坏,家长责任重大
1.好好刷牙,从娃娃抓起
刷牙是清洁口腔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千万不要以为大人才需要刷牙,其实宝宝出生后、出牙前,就需要家长帮忙“刷牙”了。
刷牙时间一般选择在宝宝吃奶后或睡觉前。出牙前,用干净的纱布蘸温水,轻轻擦拭宝宝的口腔黏膜和牙龈;出牙后,可以蘸取医用的生理盐水擦拭,乳牙大部分萌出后,可以改用小头的、柔软的牙刷;宝宝3岁以前,含漱能力较弱,可以不适用牙膏。
如果觉得使用纱布不方便,也可以购买指套牙刷。
指套牙刷(图片来源于网络)
孩子长到3岁,就会模仿大人刷牙了,家长一定要做好引导和监督;7岁左右,孩子就可以完全独立刷牙了。
2.窝沟封闭,给牙齿穿上保护衣
牙齿的咬合面不是平整光滑的,而是有沟槽的,容易藏污纳垢又不容易被清洁,这些沟槽就叫“窝沟”。
从牙齿最中间分别往两边数,第三颗之后的牙齿都有窝沟,包括乳磨牙(会换)、前磨牙、恒磨牙。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90%以上的龋病发生在窝沟部位。
窝沟封闭,顾名思义,就是把窝沟封闭起来,达到预防龋齿的目的。它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推荐的一种预防龋齿的方法。据统计,实施过窝沟封闭的儿童,龋病发生率可下降80%~90%。
窝沟封闭不需要去除牙体组织,用于填充窝沟的是高分子树脂材料,对人体无毒无害,也不影响正常咀嚼。整个过程是无痛的,如果孩子比较配合,大约十分钟就可以封闭好一颗牙齿。
做窝沟封闭的牙齿需要完全萌出、且未发生龋坏。
窝沟封闭的最佳时间:
3~4岁:封闭乳磨牙(共8颗);
6~9岁:封闭第一恒磨牙(六龄齿,共4颗);
11岁左右:封闭第一、第二前磨牙(共8颗);
12~13岁:封闭第二恒磨牙(共4颗)。
需要注意的是,窝沟封闭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能百分百杜绝蛀牙,平时的日常清洁工作仍不能马虎,还要定期检查牙齿,看看封闭剂有没有脱落。
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开展了免费进行窝沟封闭的活动,如果孩子符合条件,建议家长积极带孩子参加。当然也可以带孩子去口腔医院进行自费的窝沟封闭,一颗价格一般在100元左右。
3.护齿细节多,家长须上心
①不要让小宝宝在睡前长时间含着奶瓶喝奶;乳牙萌出后,逐渐减少夜奶次数,1岁左右的小宝宝基本可以戒掉夜奶。
②大一点的孩子,家长要监督他们“管住嘴”,少吃糖、少喝含糖饮料,适当减少精制食品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的摄入。
③3~6个月带孩子检查一次牙齿,无论乳牙还是恒牙,发现龋坏一定要及时处理。
④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一定要照看好,尽量避免磕碰。
⑤可以通过漫画、动画的形式,或者带孩子参加口腔医院组织的针对儿童的科普活动,帮助孩子了解口腔知识,减轻看牙的焦虑和恐惧。
愿每个孩子都有一口好牙,灿烂地笑、健康地成长!
作者:忍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