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180821_850546_ext.json
./t20180821_850546_taonews.html
专题
首页  >  资讯  >  生命科学

新型杀虫剂亚砜亚胺存在危害

来源:科技日报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生态学报告称,用于替代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一类主要新型杀虫剂,可能存在危害——其对大黄蜂群具有亚致死影响。

  亚砜亚胺(sulfoximine)类杀虫剂,被证实对有新烟碱类杀虫剂抗性的靶标物种具有杀伤力。目前,亚砜亚胺类杀虫剂已获准在中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使用,一些欧盟成员国也在进行相关审批工作。但是,新烟碱类和亚砜亚胺类杀虫剂的生物作用机理并无不同,且后者对授粉昆虫的亚致死效应尚未经过充分研究。

  此次,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研究人员哈利·西威特和同事发现,将实验室中暴露在亚砜亚胺类杀虫剂氟啶虫胺腈(sulfoxaflor)中的大黄蜂群放回田间后,其产下的工蜂子代和有繁殖力的雄峰数量,与对照蜂群相比减少了54%。

  研究还发现,即使让一小群发育早期的大黄蜂暴露在氟啶虫胺腈中,也会对蜂群的健康产生长期影响。不过,研究人员并未观察到大黄蜂的觅食行为或带回的花粉团有任何变化。

  科学家认为,如果缺少基于事实的立法,让授粉昆虫暴露在氟啶虫胺腈中,会产生让其暴露在新烟碱类杀虫剂中类似的环境影响。因此他们呼吁监管机构,在颁发新型杀虫剂登记证前,务必评估杀虫剂的致命和非致命后果。(记者张梦然)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冯翀]
 收藏:0
分享到:
相关资讯
科普知识
科普活动
精彩推荐
©2011-2018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